看到兒子開心吃著副食品的模樣~~再麻煩也要弄給寶貝兒子吃
今天嘗試 魩仔魚6倍粥
材料:十二穀米與米合計半杯(約120ml)
水三杯
生的魩仔魚120克
魩仔魚其營養價值包括鈣、維生素A、維生素C、鈉、磷、鉀等。
魩仔魚的脂肪含量雖少,鈣質卻想當豐富,並且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C,以及納、磷、鉀等營養素,加上魚骨極細軟,可輕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對人體骨骼發育十分有益處,適合嬰幼兒、孕婦及老年人食用,可增強胃本。
選購魩仔魚時要注意魚身是否乾爽,色澤是否自然明亮,魚的顏色也不要太白,以避免商人摻有螢光劑與漂白劑,烹調前可多沖幾道水,或用熱水燙過以預防萬一。
但魩仔魚最近有許多不建議食用的議題等全部介紹完再來討論
大同電鍋外鍋須放入約300ml的水
魩仔魚一定要買生的不要買外面煮熟的,因為煮熟的一般魚販為了好保存會加入大量的鹽來煮,嬰兒、老人或孕婦是不可以食用那麼鹹的,因此依定要購買生的回家自己烹煮,生的看起來透明透明。
一定要用生水多沖洗幾次,避免商人摻有螢光劑與漂白劑
放幾片薑片壓壓味道,薑片一開始不要放太多不然小朋友會不喜歡哪種味道
煮熟待涼之後再用VITA-MIX打~~~
成品~~
我們家小睿~吃的超開心終於擺脫番茄的8倍粥~~
打完之後再回瓦斯爐煮一下讓他水分在收一下,但要一值攪拌不然會燒焦~就泡湯了
一樣裝入製冰盒中冰起來~~~
建議少不要食用魩仔魚的原因
魩仔魚,一般可分為淡水魚魩仔魚與海水魚魩仔魚兩類。根據臺灣大學王友慈博士指出,魩仔魚非指一種魚類,而是數十至數百種類的魚苗之總稱,主要是由鯷科、鯡科、或蝦虎魚科等不同魚類之仔稚魚組成,由於魩仔魚捕撈時可能會抓到其他種類的魚苗(混獲 bycatch),混獲率根據海域、季節不同,從1%以下到將近20%都有可能,某些特殊條件下甚至高達76.65%,對海洋生態危害甚大。在花蓮近海及河口以撈補魩仔魚為名,對日本禿頭鯊、褐吻蝦虎魚、大吻蝦虎魚、曙首厚唇鯊等洄遊性蝦虎的洄遊性魚苗進行的捕撈,也影響到東部洄遊性蝦虎的生態。
台灣許多地方會將魩仔魚作為小吃的主要食材,造成台灣自1977年開放捕撈吻仔魚以後,近海魚貨量驟減,造成沿岸魚業的滅亡。
台灣政府曾經規劃逐年減少魩仔魚的捕撈量,並且在2006年時宣布三年後(2009年)將全面禁捕魩仔魚[4]。2008年後,馬英九政府又中止禁捕魩仔魚的政策,並且自2009年起提高捕撈量,引起相當大的爭議。
自2013年2月底起,漁業署公告禁捕期(休漁期)為每年5/1~9/15,各縣市公告禁捕時間,每個地區禁3個月,限50噸以下船隻才可捕撈(範圍:宜蘭、桃園、台中、高雄、屏東、台東、花蓮等地區海域) 由於目前規定只有前一年取得兼營魩鱙漁業許可或取得其他兼營魩鱙漁業漁船汰建資格的新船才能申請從事該漁業,捕撈魩仔魚的漁船隻會逐漸減少,不會再增加。漁業署規定魩鱙漁業禁漁區為距岸一千公尺以內之沿岸海域,地方主管機關得依所轄海域狀況縮減禁漁區距岸距離,惟不得少於五百公尺。但,漁民普遍申報漁獲意願不高。
簡單來說大魚吃小魚,而魩仔魚又是數十種小魚的通稱,我們如果常食用魩仔魚這樣海洋生態就會破壞,到時大魚沒小魚吃了,人就沒有大魚可吃,整個生態就會破壞~~~
看完覺得給我們家寶貝吃魩仔魚好有罪惡感喔~~